從「專業學門教育認證」談就業力發展

文/李穗彗 台灣評鑑協會行政長
本文刊登於 2015.5 評鑑雙月刊第 55 期

在社會大眾對學生就業力的關注趨勢下,台灣評鑑協會特別因應教育發展潮流,規劃辦理「學生就業力論壇暨專業學門教育認證授證典禮」。今(104)年度活動於3月30日圓滿落幕,由台評會「大學校院認證委員會」傅勝利主任委員針對「學校辦學措施與學生就業力」進行專題演講,藉由其豐富的校務運作經驗,和與會賢達深入探討相關主題之核心內涵──「厚植就業軟實力,促進職能無縫接軌」,針對學生畢業後之成長進路、學校優質發展、特色利基與價值等進行討論。

大會由台評會劉維琪理事長主持,他表示,在高等教育評鑑或認證機制中,透過外部專家的專業知識與豐富歷練,能有效協助大學校院教學品質之提升,進而有助於學校教育與職場銜接;值此就業市場競爭日盛之際,就業力的培育更是吸引學生就讀的關鍵因素。

「專業學門教育認證」首次授證 榮耀登場

教育部近年積極推動高教自評政策與專業認證,以鼓勵大學校院建立完善的自我品保機制。台評會獲教育部認可為國內專業評鑑機構後,隨即規劃辦理「專業學門教育認證」,並不遺餘力地加以推動,期盼透過公平、公正、專業且完善之認證機制,協助各大學校院建立品質持續改善機制,強化其優勢發展特色。

本年度結合學生就業力主題所舉辦之頒證典禮,為「專業學門教育認證」首次授證,率先通過認證的單位為大葉大學應用日語、歐洲語文、分子生物科技、生物產業科技、藥用植物與保健、運動健康管理及休閒事業管理等七個學系。大葉大學武東星校長並於會中表示,台評會「專業學門教育認證」以促成大學校院自我特色發展為導向,並以目標、教學、學習、資源、永續等五大認證構面為架構,執行過程相當專業且嚴謹。
 


 

評估辦學績效的新指標:就業力

由於大學教育由菁英本質逐漸朝大眾化、普及化發展,職場上之就業競爭相較於以往更形凸顯,再加上產業結構丕變、經濟景氣波動、少子女化現象等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廣為輿論關注,學生畢業後之進路發展儼然已成為辦學績效良好與否的衡量指標之一。學生就業力與未來職場表現呈現高度正相關,《遠見》雜誌及104人力銀行針對大學畢業生所進行的綜合競爭力調查,四大向度之一即為「就業力」;國內大學校院亦設計多元創新作法,協助提升學生就業力,並已獲致初步成效,如在課程中融入核心就業力養成、企業實習、職場見習、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建置、職涯輔導等。

首次通過認證的大葉大學自我定位為「企業夥伴型大學」,即藉由師徒傳承、產學合作、業師協同教學等作法,培育能與職場銜接的專業人才,以落實四肯教育──「肯學、肯做、肯付出、肯負責」,打造學生就業實力。「專業學門教育認證」之認證作業架構係以學校定位、願景、人才培育目標為規劃基礎,透過專家諮詢、書面審查、改善調整、實地審查等階段程序,促進學校展現辦學特色,追求校務永續發展並逐步邁向卓越,而此次大葉大學認證過程可說是認證理念貫徹於執行之完美展現。

提振就業軟實力 從學校教育開始

大學教育是累積高素質人力資本、培育就業力的核心。面對全球化時代、就業市場競爭加劇等情勢,大學畢業生「高成低就」及「學用落差」狀況在臺灣日益嚴峻,如何協助大學畢業生具備就業力,可說是現今學校相當重視且積極推動的工作。武東星校長在授證典禮中分享認證通過經驗時亦提及,學校深感大學教育在社會上所扮演的重要性角色,相當重視「學生就業力」的培養,並提出「念大葉、好就業、就好業」之辦學方針。

在台評會「專業學門教育認證」以自我特色發展為導向之理念下,認證委員均能秉持協助學校「發展特色」、「提升教學品質」及「建立自我改善機制」之精神,充分考量學校辦學目標、執行策略與行動方案,了解學校是否依其所訂目標落實,期使學校營造出優質教育環境,讓學生展能、教師增能。以本次通過認證的應用日語學系為例,其所執行之各項作法,如有給職全職實習、跨國雙學位、日本姐妹校學生及教職員交流或研修等,即能充分與學校辦學目標連結並發揮特色,因此獲得六年之認證效期。

打造能提升就業力的優質大學

在激烈的全球競爭環境中,如何使大學畢業生能夠在知識經濟中創造及提升本身之附加價值,有賴於建構就業力教育基礎工程,協助發展就業力養成教育;而學校所培養的人才能否與企業期待相符,並與職能無縫接軌,則主要取決於大學教育能否落實學生就業相關核心能力之教授與指導。

現階段各類型的教育評鑑及認證機制,牽涉到學校辦學、學生學習成效等表現,不但是各國維持高等教育學術競爭力及教育品質的重要手段,也是各大學校院追求卓越、品質提升及永續發展最強勁的驅動力。台評會作為教育部所認可的第三方專業評鑑機構,亦自我期許能透過「專業學門教育認證」的推動,以特色發展為主軸──「創造價值、確立定位」;以專業素養為根本──「了解自我、促進成長」;以持續精進為目標──「追求卓越、改善品質」,進而協助大學校院同步追求卓越與提升就業力教育水準,打造能提升就業力的優質大學。

 

教育評鑑舞臺12年──台評會的成長與蛻變

文/周穎利 台灣評鑑協會副秘書長
本文刊登於 2015.5 評鑑雙月刊第 55 期

在臺灣高等教育評鑑的推動歷程中,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與台灣評鑑協會可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評鑑專責機構,目前兩者分別在大學校院、技專校院評鑑居於首屈一指的地位。值此少子女化及多元價值的時代,評鑑機構作為推動教育品質提升的重要一環,與大學同樣面臨轉型的考驗,因此,未來台評會與高教評鑑中心將攜手前進,成為重要的工作夥伴以共創價值。

高教評鑑中心成立 台評會邁入新里程碑

高教評鑑中心於今(104)年3月25日舉辦「高教評鑑小論壇」,邀請台評會吳淑媛秘書長蒞臨演講,與同仁暢談台評會的成長與蛻變。台評會於92年成立後即承接臺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大學校務評鑑計畫,在毫無前例可循之下,依然兢兢業業地順利完成國內首次全面性校務評鑑工作,為臺灣教育評鑑制度刷新了歷史的一頁,並為爾後的評鑑機制奠定良好基礎。

台評會深知成功的背後是更大挑戰的開始,為使第三方評鑑制度步上正軌,台評會一方面持續推動業務發展,另一方面在高教評鑑中心首任董事長劉維琪教授的委託下,協助建置高教評鑑中心的各項軟硬體設施,讓國內高教評鑑制度進入新的局面。值此之際,大學校院評鑑業務漸次轉移至高教評鑑中心,為求破除業務方面的險境,台評會則逐步深耕技專校院評鑑計畫,並積極推動教育認證機制,讓協會發展邁入一個嶄新的里程碑。

業務發展與社會責任 互為動力齊頭並進

處於教育評鑑機構龐大的競爭壓力下,台評會深知唯有不斷成長、追求自我提升素質並建立良好的信用、商譽品牌與績效,方能保有優質的競爭力。然而在尋求評鑑業務突破的同時,台評會也深刻體認教育評鑑工作的責任重大,因此並不以業務開發及拓展自滿,而期許能發揚台評會的成立宗旨,並對社會有正面影響與貢獻。社會責任與業務發展如同天平的兩端,如何使之達到完美平衡,並找到那沒有界限的軸心,是台評會努力兼顧的方向;未來台評會亦將秉持「前瞻評鑑、洞悉國際、深耕理論、發想實務」之創會理念,維護社會公義、追求專業、創造多元價值。
 


 

開創自我品牌 樹立品質標竿

在「追求專業、創造多元價值」的使命感驅動下,台評會從103年開始進行國內首宗為期四年的技職教育學生就業力追蹤調查,以10所技專校院為樣本,調查不同領域技職學生的就業力表現,希望作為產官學界參考,導引臺灣技職教育發展。目前該計畫已進入第二年,並持續透過《評鑑雙月刊》與外界分享研究心得,更積極尋求國際合作,廣邀泰國、日本等國之專業評鑑機構進行比較研究。吳淑媛秘書長坦言該案經費全數自籌,是台評會團隊善盡社會責任的堅持:不自我設限為行政助理,而能發揮評鑑專業的功能角色!

台評會了解持續成長的重要性並逐步導入學習型組織的概念,除定期辦理評鑑專業實務課程與工作技能培訓研習,從各方面充實同仁的核心能力外,並由創會理事長許士軍教授親自為同仁講授深度探索課程,更延聘外籍教授進行外語教學,加強團隊的英文能力,以能跟上國際化的腳步;同時推出教育認證計畫,試圖走出自己的品牌,更設定不同的研究計畫方案,希望在同仁集思廣義、腦力激盪下能啟發新思路。

在創新中前進 在轉型中發展

台評會能不被教育評鑑的潮流所淘汰,可歸功於「在創新中前進、在轉型中發展」的韌性。奠基於良好的教育評鑑服務經驗,台評會的評鑑專業亦不斷擴展至其他領域,例如觀光休閒產業、健康照護產業等。新業務的展開就是新挑戰的開始,為求組織永續經營,台評會同仁無不持續學習相關新知,以於面對不同評鑑業務時都能提供專業服務。

台評會自我期許能透過洞燭社會脈動,成為評鑑專業的領航者。以旅館評鑑為例,早在交通部觀光局主導的星級旅館評鑑開辦前,台評會即捕捉到政府開放陸客來臺觀光的政策敏感度,並做足功課,完成40名專業人士的訪談,了解旅館建構各項軟硬體資源的專業知識,而能脫穎而出,成功取得專案委託,為開展其他評鑑領域跨出成功的一大步。

反思最適經濟規模與範疇 共築美好組織願景

台評會團隊積極凝聚共識、擘劃願景,吳淑媛秘書長舉印象派大師莫內的作品為例詮釋台評會願景。莫內的畫作近看時不太能觀察其整體印象,只能從畫板上看到一堆重疊的色點,拉長一定的距離遠看時方能呈現出全貌。台評會同仁雖然身為畫作上的小色點,但透過共識的凝聚,即能拉升視野,共同創造大家心目中的台評會願景藍圖並具體實踐。

檢視去年一整年,台評會承接來自不同單位多達13個專案計畫。眼看之前的沈潛換來初步成果,台評會不敢以此自滿,並開始思考:「台評會最適的經濟規模與範疇是什麼?如何做才是對組織最有意義的方式?」吳淑媛秘書長不斷提醒自己與同仁,組織過度膨脹不是福,穩定成長方為首重,希望每位夥伴心中都有共同願景,同甘共苦為理想奮鬥,開創全員發展的職涯舞台,勿需畏懼變動與挑戰,一步一腳印穩健落實台評會願景。

 

台評會前往教育部與史瓦濟蘭進行評鑑經驗分享

文/周穎利 台灣評鑑協會副秘書長
本訊息刊登於 2015.5 評鑑雙月刊第 55 期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為協助友邦史瓦濟蘭提升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並培養其經濟發展所需之人才,特別邀請台灣評鑑協會於今(104)年4月1日前往教育部,與史瓦濟蘭教育暨訓練部代表進行評鑑經驗分享,以利史國代表對我國高等技職教育評鑑制度與演進等有進一步的了解。

教育部當天由國際及兩岸教育司楊敏玲司長率相關業務同仁,接待史國教育暨訓練部政務次長Patrick Muir、史瓦濟蘭職業暨商業訓練機構校長Mr. Musa Mokoena、史瓦濟蘭技術學院校長Ms. Grace Mdluli、教育暨訓練部高等教育督察長等一行人。台評會當天亦由技職教育認證委員會主任委員張一蕃講座教授、吳淑媛秘書長及印永翔國際長協同出席。會中台評會特別就歷年執行評鑑之經驗,以及對高等技職教育制度之多年觀察進行經驗分享。史國代表團特別感謝教育部及國合會的接待,並對臺灣的技職教育發展及成果留下深刻印象。

 

台評會邀請日本JUAA代表擔任國際觀察員

文/梁淑菁 台灣評鑑協會專案經理
本訊息刊登於 2015.5 評鑑雙月刊第 55 期

為增加我國高等教育之國際能見度,並使國際評鑑機構了解臺灣高等技職教育品質保證機制, 台灣評鑑協會特別於今(2015)年邀請國際高等教育評鑑組織「日本公益財團法人大學基準協會」(Japan University Accreditation Association, JUAA)代表來臺擔任國際觀察員,期盼藉由國際專業人士互訪交流,吸取與我國情況相近國家的經驗,以促進評鑑知識與技術之發展。

台評會自2013年與大學基準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以來,雙方秉持合作互助之精神,共同分享高等教育評鑑經驗,去(2014)年更安排機構人員互訪,藉由參與彼此評鑑委員研習活動,了解委員研訓過程。今年4月28日進一步邀請大學基準協會代表,以觀察員身分參與及觀察科技校院校務評鑑實地訪評工作,期盼藉由實地訪評過程,使雙方在評鑑委員的組成、評鑑項目與學校準備工作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交流。對台評會而言,掌握國際趨勢及脈動,了解與鄰國評鑑技術間的差異性,將有利於日後評鑑技術的持續改善及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