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務研究──探究數據背後的意涵

文/吳淑媛 台灣評鑑協會秘書長
本文刊登於 2016.11 評鑑雙月刊第 64 期

近年來,大數據(Big Data)引起產業界及科技界的廣泛關注,各類型的分析研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臺灣高等教育在國際競爭、少子女化衝擊、全球化趨勢等挑戰下,激勵了學校使用大數據或實證資訊進行校務專業管理的想法,同時也帶動臺灣大專校院實施校務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 IR)的風潮。

整合關鍵數據 營造競爭優勢

為協助學校落實校務研究之執行成效,台灣評鑑協會特別推動辦理「臺灣校務專業管理資訊整合先導計畫」(Taiwan Institutional Research Cloud,簡稱TIR Cloud),期藉由既有公開資訊管道,有效蒐集教育部、內政部等政府部會及其他機構之定期或不定期公開資訊,進行資料倉儲及數據分析,並輔以各式圖表的清楚呈現方式,協助學校充分解讀校務研究資訊,進而解決實際上所面臨的問題。由於所取得之各項分析資料均屬公開資訊,且學校無需額外提供任何資料,因此不致於衍生資料保密性問題。

TIR Cloud計畫透過公開資訊之彙整及資訊平台之建立,定期提供校際統計資料的比較分析與數據報告,除廣泛蒐集資訊並進行資料倉儲外,更重要的是將資料作有效運用,提出具有廣度及深度的關鍵數據與分析報告,以協助學校在短時間內掌握各項數據所代表的意義,進而發掘學校經營上可能發生的問題與狀況。

提供關鍵報告 協助學校知己知彼

在TIR Cloud計畫推動初期,即提供計畫成員學校專屬的「校務資訊統計分析報告」及「招生試務統計分析報告」,報告中除呈現全國性概況數據外,並針對學校個別需求進行同儕、對照或標竿學校之比較分析。值此招生環境競爭激烈之際,為進一步協助學校規劃招生作業,近期更推出「系組招生統計分析報告」,讓計畫成員學校重新檢視其優勢與限制,並將結果回饋於招生策略與校務經營,自我反思學校定位並找出發展利基,以提升績效及永續經營。

●校務資訊統計分析報告

校務資訊分析報告採次級資料分析法,就現有公開資料加以蒐集、歸納、整理分析後得之,內容涵蓋六大構面、26項指標及至多68組分析項目,茲簡要列示如下:

  1. 學生規模:包括學生數、延修生數、休學生數、退學生數等資訊。
  2. 教職員規模:包括專任教師數、行政職員數、生師比等資訊。
  3. 教務資訊統計:包括校際選課、輔系及雙主修修讀情形、英語及遠距課程修習情形、畢業調查等資訊。
  4. 設備空間資源:包括校舍及校地、圖書期刊資源、學生宿舍等資訊。
  5. 國際接軌情形:包括外國學生數、港澳僑生及陸生數、學生出國進修交流情形、外籍專任教師數等資訊。
  6. 財務經費狀況:包括學雜費收費基準、弱勢學生助學金、學雜費減免、財務指數、私校獎勵補助款、教學資源經費比等資訊。

報告中彙整學校近三年校務運作相關統計數據,並同步呈現全國學校、不同類型學校(一般大學/技專校院、公立/私立)、標竿/同儕/對照學校等之平均值,藉以顯現各參數時間與校際間的變化情形(如圖一)。

此外,為利使用者迅速知悉整體校務運作概況,分析報告中亦擇定部分關鍵資訊,透過Quick Fact之呈現方式(如圖二),凸顯出重點資訊之分析結果。

● 招生試務統計分析報告

招生試務內容主要著墨於學校面臨少子女化衝擊,如何利用招生資訊強化競爭力策略,以帶動學校正向發展與教育模式的進步。由於一般大學與技專校院之招生方式有所差異,因此其報告內容亦分別呈現。

在生源分析方面,除預估未來入學大學所對應之18年前新生兒人口數外(如圖三),並參考近年各類型高中科組升級比率,再配合近一年度高一到高三的學生人數,預估未來三年之大學入學人數。例如105學年度大學入學人數,係參考104學年度高三學生人數進行預估;106學年度大學入學人數,係參考104學年度高二學生人數及升級比率進行預估。

●系組招生統計分析報告

讓國內各大專校院繃緊神經的「高教105大限」已然壓境,值此招生競爭白熱化之際,如何規劃最有效的招生策略,以開創藍海的關鍵突破點,將是學校招生工作的重點之一。

系組招生分析報告結合各系組所屬學類、學門資料,並進行相關比較研究。技專校院第一部分,計算各系組在不同年度及招生類別之錄取分數PR值(如圖四),可了解招生系組在最後一個管道的競爭力;第二部分提供單一系組在不同招生類別的招生資料比較。在一般大學方面,則提供學校各系組指定科目加權值及採計比率的比較(如表一)。招生單位可藉此評估其招生類別或採計科目之有效性,以促進招生競爭力。

由圖四可知,某技專校院某系組在設計類所招收學生之錄取分數PR值較低(相較於該系組之機械類、土木類而言),最高分優於該類別41%之分發錄取人數;最低分優於該類別34%之分發錄取人數。

掌握先機 躍升IR2.0

各校執行校務研究的方式及工作項目因需求不同而有所差異,但「資料蒐集與整理」及「藉由比較以發掘問題」實為初期執行的重點。學校推動校務研究之際,常面臨動輒數百萬的資訊平台與軟體,以及相關專業人員聘任與培訓的投資,其初期投入成本往往讓學校猶豫不前。TIR Cloud計畫所產出的關鍵報告,能讓學校以最有效率的評估模式,發掘潛在問題並據以研處改善,發揮校務研究的積極功能。

探究數據背後的意義並有效運用在校務決策是刻不容緩的工作,台評會TIR Cloud計畫將可協助學校穩健踏出校務研究的第一步,進而跳出規模翻轉,走出開闊布局,迎向永續經營的挑戰。

 

台評會辦理105年度認定科技校院自我評鑑機制及結果審查 已進入書面審查作業

文/梁淑菁 台灣評鑑協會專案經理
本訊息刊登於 2016.11 評鑑雙月刊第 64 期

台灣評鑑協會辦理105年度認定科技校院自我評鑑機制及結果審查作業,已於今(105)年6月23日針對自我評鑑實施報告的撰寫及申請作業召開學校說明會,相關學校並已於9月1日提送資料,由台評會工作小組進行後續審查,於十日內依各校所檢附之資料完成初核;其資料有疏漏者,並已通知學校於十日內補正。

台評會將相關補正資料交由認定小組後,依據「教育部試辦認定科技校院自我評鑑機制及結果審查作業原則」第11條規定進行書面審查作業,審議過程中如有必要,得進行實地訪視或簡報。認定結果預計12月底前由教育部核定公告。

 

教育部獎勵補助私立技專校院整體發展經費運用績效觀摩會 圓滿落幕

文/黃怡錡 台灣評鑑協會專案經理
本訊息刊登於 2016.11 評鑑雙月刊第 64 

台灣評鑑協會接受教育部委託辦理「私立技專校院執行整體發展獎勵補助經費運用情形書面考評計畫」,特辦理觀摩會以促進校際間之經驗分享與交流,並已於今(2016)年8月25日於長庚科技大學圓滿舉行。當天除有績優之私立技專校院代表發表成果、分享經驗外,更首次以工作坊方式,透過分組深入研討「校務發展計畫之策略規劃與學校特色發展」議題,以使各校有更多的實質互動及分享。

與會者對於此次同儕面對面的互動學習方式均表肯定,台評會期盼藉由相關活動的辦理,能為私立技專校院創造更多的良性互動與經驗交流平台,協助學校提升經費運用執行績效。

 

台評會邀請美國夏威夷大學專家來臺 分享校務專業管理經驗

文/李穗彗 台灣評鑑協會行政長
本訊息刊登於 2016.11 評鑑雙月刊第 64 

為協助國內大專校院推動校務專業管理(Institutional Research, IR)工作,台灣評鑑協會持續辦理第六場IR系列講座,此次特別以「蒐集有效數據及善用資訊分析」為題,於今(2016)年10月7日邀請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校區(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校務專業管理研究辦公室張楊博士再度來臺,分享該校畢業生問卷調查(National Survey for Student Engagement, NSSE)經驗,同時介紹夏威夷大學最新設計──以開放式問題(Open-ended Questions)為主的環境輔助調查(Supportive Environment Survey),講解如何提高問卷調查回覆率、如何針對校內不同需求對象設計報告,以及調查後相關數據分析與運用的探索及剖析等。

此活動一對外公告,即廣獲各大專校院踴躍支持與報名,短短數天便宣告額滿,為台評會辦理的IR系列講座再次畫下圓滿句點。

 

台評會接待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來訪

文/李穗彗 台灣評鑑協會行政長
本訊息刊登於 2016.11 評鑑雙月刊第 64 

台灣評鑑協會所辦理之各類評鑑經驗已獲各界肯定,近年來屢屢接獲海外相關評鑑機構提出參訪需求。今(2016)年9月20日,台評會即接待大陸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參訪團,該團由馬誼平院長領軍,希冀了解臺灣科技校院教育品質保障體系和品質評估制度的經驗,以利北京高等教育品質保障體系借鏡參考。

當天台評會由傅勝利理事長親自接待,會中就臺灣科技校院評鑑發展、現況及主要類型、相關經驗等,進行深入交流及會談。會後馬誼平院長表示,此行獲益良多,對台評會在科技校院評鑑的作法及相關經驗均表示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