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04期主題概覽

  • 【台評動態】 2020年10~12月活動花絮 │ 2021年1~3月活動預告
  • 【新知專欄】 後疫情下的遠距教育思惟與解方/林杏子博士 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 【國際視野】 台評會國際化拓新機-越南教育評鑑中心首次參與台、日、泰專業評鑑機構人員交流
  • 【IR文摘】 瞭解學生的真正想法:文字探勘的運用

本期內容發布於《台評ePaper》網站,使用者可於網站中訂閱、取消訂閱或瀏覽電子報;台評會另提供本期《台評ePaper》PDF檔下載,有需要者可直接點選連結以下載檔案。

 

 

  • 109.10.15 【教育部109年度審查地方政府辦理社區大學業務暨全國社區大學申請獎勵實施計畫】實務工作坊(成果觀摩)
  • 109.10.16 台泰日專業評鑑機構視訊會議
  • 109.10.23 【如何寫出叫好叫座之競爭型計畫書工作坊】蘇炎坤講座教授
  • 109.10~11 【奧亞運特定體育團體訪評計畫】實地評鑑作業
  • 109.10~12 台評會【大專校院教學品保服務計畫】實地評鑑作業
  • 109.10~12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主冊】實地訪視
  • 109.11~12 【109學年度技專校院評鑑計畫】實地評鑑
  • 109.11.18 台泰日專業評鑑機構視訊會議
  • 109.11.20 【IR實務工作坊系列】後疫情下的遠距教育思維與解方
  • 109.11.24、26 【109年精神照護機構評鑑計畫】精神護理之家評鑑委員繼續教育訓練、精神復健機構評鑑委員繼續教育訓練
  • 109.11.27 【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2020 A+培力工作坊
  • 109.12.01、02 【109年精神照護機構評鑑計畫】精神科醫院與精神科教學醫院評鑑委員繼續教育訓練
  • 109.12.01 台泰日越專業評鑑機構人員線上交流研習
  • 109.12.13、14、21 【109年精神照護機構評鑑計畫】精神科醫院與精神科教學醫院儲備評鑑委員核心訓練
  • 109.12.19 【全球華語文教育專案辦公室】參與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華語文學術與測驗推廣工作坊暨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會員大會」
  • 109.12.25~27 【全球華語文教育專案辦公室】參與第19屆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 110.01.15 台泰日專業評鑑機構視訊會議
  • 110.01.26~28 台評會參與美國高等教育認可評議委員會 (CHEA) 2021年度網路研討會
  • 110.03 【109學年度技專校院評鑑計畫】專科學校實地評鑑
  • 110.03 台評會【大專校院教學品保服務計畫】實地評鑑作業

 


後疫情下的遠距教育思惟與解方

林杏子博士/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一、COVID-19,一門全球性的必修課程

  2020年全球共同面臨危機莫過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或稱「新冠肺炎」。雖已經歷長達一年的期間,然而新冠肺炎在許多國家的確診數與死亡數卻持續上升中,反映出疫情對全球的影響仍猛烈的在蔓延(見表1,第二欄「全球累積確診人數」)。另一方面,當我們從教育方面剖析新冠肺炎對帶來的影響,可觀察到當COVID-19在2020年2月開始快速於全球擴散傳播之際,各國陸續實行封鎖措施,並相繼以關閉學校做為手段,以避免本國或他國學生的群聚與移動造成更大規模的傳染和擴散。在此同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亦密切的針對國際教育標準分類中的學前、小學、初中和高中教育(ISCED 0至3級)以及高等教育(ISCED的5至8級)的學生,關注全球因為疫情而致學校關閉,受影響無法就學的學生人數 (見表1,第三、四、五欄)。動輒千萬的確診數據與受影響無法就學的學生數據歷歷在目,正是COVID-19帶給全球的一門考驗人類智慧的共同必修課程。

表1、全球COVID-19確診數與教育受影響的數據一覽表

(資料取自世界衛生組織 https://covid19.who.int/、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https://en.unesco.org/covid19/educationresponse,筆者整理)

二、後疫情帶來對教學的改變與永續的使命

  進一步的觀察疫情確診數字與受影響學生數,呈現了一個微妙的訊息。當看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全球受影響學生數自三、四月的高峰開始往下降的同時,呈現出一種教育逐漸恢復代表疫情趨緩的表象。然而,另一方面從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各國疫情確診數與死亡數卻不斷向上持續攀升的事實,亦傳達著我們正經歷第二波的疫情衝擊,趨緩之說尚猶太早。

圖1、疫情確診數與受影響學生數之間的關係

(資料取自世界衛生組織 https://covid19.who.int/、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https://en.unesco.org/covid19/educationresponse,筆者整理)

  透過圖1綠色區塊與紅色區塊的反向關係,可以觀察到受疫情影響的學生數字從高峰之鉅,能有顯著的下降,顯示教育面對動盪不安的全球疫情風暴,當實體的教學無法繼續時,透過「遠距學習」已成為後疫情時代,做為人類從應對到恢復的一股力量,保持教育永續的方式之一。此亦呼應與實踐聯合國於 2015 年提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中的SDG4,確保具包容性及公平的優質教育,為所有人,不論貧富城鄉或階級,提供終身學習機會(https://sdgs.un.org/goals/goal4)。故而,以遠距的形式來保持教育學習的不中斷,此刻有更高的迫切性來為後疫情時代保持教育的永續。若是能體認到這一點,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應該做什麼準備呢?

三、遠距教育,從思惟的建立開始

  面對疫情與遠距教學的準備,真正的入手處應當始於「思惟」的建立。唯然許多的學校或老師往往基於時間上的急迫性而優先詢問「線上教學工具」的選擇。事實上,這二個方向的關係猶如治標或治本,短期欲達目標者選擇治標即可,長期為未來與教育工作準備者選擇治本。治標的工具總會隨著不同的技術發展推陳出新,不斷的追求工具最終也容易被困在對工具的追逐裡。面對當代的疫情甚至是未來更多不確定的風暴與變動,學校與老師們真正需要的是線上教學的思惟建立。同時,遠距教育新思惟的方法與工具,並非向左走向右走的選擇,而是相互支援與融合的一場歷程,如圖2所示。

圖2、遠距教學的思惟程序

  換言之,遠距教學的思惟規劃涵括了方法面與工具面,在方法面向涉及教學的課程設計、課綱安排、課程內容、預期學習成效等的重新檢視與再規劃,以適應於遠距授課的方法。繼而,我們才能選擇出相應且適當的工具來支持老師遠距課程的授課。如此,校方與授課老師也不必再陷入工具與平台的選擇裡,而能夠回到課程的屬性與本質,為自己走出一條有效的遠距教學之道。

四、啟動老師遠距課程規劃的八個思惟模組

  該如何開始一場遠距課程規劃呢?這對許多老師和學校來說是個大哉問。故而也令老師們不易踏入其門。然而,仔細剖析與梳理課程從實體到線上的過程,不外乎涉及的利害相關目標為老師、學生、教室與課程四個面向,藉此面向進行之,能明確詳實的帶領老師們達成遠距課程規劃新思惟。而這些面向下,共計有八個思惟模組,分別是:課綱規劃、上課規則、設備連線、軟體選擇、心態連線、教學連線、課程互動與學習成效。如表2所示。透過這八個模組,對校方或老師來說,能夠有所依循的逐一為課程進行檢視,並建立老師的第一場遠距新思惟下的課程規劃。

表2、遠距課程規劃的八個思惟模組

目標

模組名稱

內容說明

課程

  1. 課綱規劃

此為課程的準備階段,目的在於重新檢視原本的課程規劃在遠距的環境下的適合度。包括課綱、教學目標、課程成績的比重等。

  1. 上課規則

此為課程的準備階段,目的在於建立老師於遠距或線上授課時的課程規則與說明,讓學生能在按此規則進行線上的學習活動。

教室

  1. 設備連線

檢視與評估自己進行授課連線的場所、網路頻寬、對即時連線與頻寬的需求度。以確保課程內容能被穩定呈現。

  1. 軟體選擇

視課程需求與各學校機構已建/購之平台工具來擇定。

老師

  1. 心態連線

檢視老師對遠距授課的準備程度,以瞭解教師個人對於課程的組織規劃能力、授課的時間管理等。

  1. 教學連線

實際進行教學過程中,將講授內容進行單元化,每講到一個段落,規劃師生的對話以瞭解學生的吸收狀況。

學生

  1. 課程互動

包括課間下課時間的安排與課後的同儕互動安排。

  1. 學習成效

規劃課程的遠距學習成效指標。例如,創造課程內容互動數、課後學生作業與繳交、學生作業分析與回饋等。

五、結論

  面對後疫情對教育的衝擊與改變,並非單純是老師授課的課題。具體來說,遠距教育思惟的建立,本質是為學校、老師與學生帶來多方的正向的教育學習與效益,以回應並實踐 SDG-4 的優質教育。何以能達成此一理想目標,在執行層面上則需要藉由遠距課程規劃的八個模組來實現之。此一運作架構的執行,能對多方帶來新的改變與效益,如圖3所示。

  對老師來說,遠距授課不單只是把實體搬到線上,而是能夠提供一定程度的教學品質,同時,藉由遠距或線上教學來累積,老師亦有機會邁向教學實踐研究相融之方向前進。對學生來說,遠距授課能實際的跟上老師授課的內容,並藉由數位化的特質以延續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好習慣。更重要的,是對學校的校務研究機構(Institutional Research, IR)亦可以朝向連結老師和學生的課程議題,從中發展出可與學校校務研究相連貫的多元議題。遠距的教學模式,在疫情的動盪裡延續了教學,透過新思惟的建立,有助於帶動校、師、生三方的「後疫情教育創新」,也與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間能有呼應,並能依本文提供之解方來完成「教育遠距是趨勢,建立師生心連線,教學數據自累積,校務研究更精彩」的後疫情下永續教學研多元目標之實踐。

圖3、遠距教學思惟的建立與實行的多方效益

 


台評會國際化拓新機-越南教育評鑑中心首次參與台、日、泰專業評鑑機構人員交流

  2020年受到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至今,各國實地交流、旅遊等活動尚未能從疫情中完全恢復,因此由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TWAEA,以下簡稱本會)、日本公益財團法人大學基準協會(JUAA)以及泰國國家標準與品質評估局(ONESQA),每年輪流辦理的三方機構人員交流研習活動於2020年持續以線上視訊會議方式進行。配合各方機構的時區差異,此次的會議於2020年12月1日週二下午2:00(臺灣時間)舉行,主題為「委員訓練與評估機制」,由各機構業務相關人員分享評鑑委員訓練的作業準備、課程內容、講師訓練、回饋調查等經驗,尤其當前疫情影響之下,各機構如何在減少接觸與人員移動之下辦理訓練課程,成為探討的重點。

  日本由訓練課程所遇到的問題及困境作為切入點,帶到近年來逐步思考評鑑委員訓練變革,包含有評鑑指標的調整、訓練內容的架構性規劃及訓練成效評估。泰國分享其全面線上處理及系統化評鑑委員訓練課程,並與其他機構人員熱烈討論線上評鑑委員訓練的檢核,以及反饋機制應該如何進行。臺灣除針對評鑑委員訓練課程分層設計、委員雲端系統做詳盡的介紹外,由於國內疫情影響尚能控制在最小範圍,各項評鑑作業仍維持正常運作,交流研習活動當日適逢校務評鑑實地訪視期間,故而安排由本會現場助理視訊連線分享實地評鑑情形,同時讓與會人員能夠零時差觀察到評鑑委員於防疫情形下現場執行評鑑活動實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會議除參與分享的台、日、泰三方評鑑機構之外,JUAA另邀請越南國立胡志明市大學教育評鑑中心(CEA VNU-HCM)代表以觀察員的身分,列席瞭解會議進行及交流方式,期能進一步促成下一次四方機構人員交流研習活動,持續增進彼此的評鑑知識,加強對國際趨勢的掌握與互動。

 

 


《IR文摘》係整理國際上已發表有關校務研究之文章,摘錄其重點供學校相關人員瞭解更深度的IR研究與應用,以完整建構校務研究的發想脈絡,進而激盪出更具體且持續深化之實踐內涵。

瞭解學生的真正想法:文字探勘的運用

【摘要】
新冠病毒(COVID-19)的肆虐對學校經營造成極大影響,從管理者的立場而言,如何做好校園防疫、門禁管制、遠距授課…等之規劃與措施,都相當煞費周章;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亦需做出適度的調整,包括生活作息、學習方式與效果、社團活動、同儕往來等,都面臨一定程度的改變。如何在學校與學生彼此關聯中,充分並及時瞭解學生想法,做出適當的校務決策予以因應,是每位校務管理者極其關注的重點。在大數據普及的今日,文字探勘已成為被廣泛運用的一種研究方法,本文重新強調文字探勘的重要性,與其在校務管理的可能應用。文中介紹文字探勘的概念、校務研究相關的文字探勘方法論、常用的電腦軟體等內容,並說明文字探勘所能充分運用的領域,同時以兩所大學的範例作為校務研究的參考。

本期內容摘錄整理自:Zilvinskis, John and Greg V. Michalski (2016), "Mining text data-making sense of what students tell us," Professional File of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AIR), Article 139, 15-24.

台評會另提供完整摘錄內容供【TIRC】成員學校參閱,有需要之成員學校可至計畫網站《會員專區》中之《下載中心》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