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04期主題概覽

  • 【台評動態】 2024年10~12月活動花絮│2025年01~03月活動預告
  • 【新知專欄】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強化學生專業實務能力與提升教學品質
  • 【國際視野】 【iJAS國際聯合認證】計畫首度在泰國啟動,成功完成首場大學認證
  • 【IR文摘】 機構運作如何協助學術研究人員善用生成式AI

本期內容發布於《台評ePaper》網站,使用者可於網站中訂閱、取消訂閱或瀏覽電子報;台評會另提供本期《台評ePaper》PDF檔下載,有需要者可直接點選連結以下載檔案。

 

  • 113.10~114.01 【教學品保服務計畫】實地評鑑
  • 113.10.18 教育部【113年度審查地方政府辦理社區大學業務暨全國社區大學獎勵申請實施計畫】實務工作坊
  • 113.09.23~114.01.10 【TIRC計畫】113學年度全國大專新生學習適應調查
  • 113.10.21 【113學年度科技校院評鑑計畫】113~117學年度週期技專校院評鑑工作坊(南區場)
  • 113.10.21 教育部體育署【113年度奧亞運特定體育團體訪評計畫】訪評指標暨作業說明會
  • 113.10.22、25 【113學年度科技校院評鑑計畫】113~117學年度週期技專校院評鑑工作坊(北區場)
  • 113.10.23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二期技專校院主冊計畫及主冊專章(資安強化)「第二期第一階段成果暨第二階段計畫書」學校說明會
  • 113.10.31 【iJAS國際聯合認證】委員會視訊會議
  • 113.11~114.01 【技專校院實習課程績效評量實施計畫】實地訪評
  • 113.11~114.01 【專科以上學校自審教師資格認可及輔導計畫】實地訪評
  • 113.11~114.01 【113學年度科技校院評鑑計畫】實地評鑑
  • 113.11.07 教育部【114年度社區大學補助、獎勵申請及促進公共參與特色議題計畫草案說明會】(南區場)
  • 113.11.14 教育部【114年度社區大學補助、獎勵申請及促進公共參與特色議題計畫草案說明會】(北區場)
  • 113.11.15 【113年度特定體育團體(大專體總與高中體總)輔導訪視及考核計畫】研習工作坊
  • 113.11.22 【113年度特定體育團體(大專體總與高中體總)輔導訪視及考核計畫】總會說明會(線上辦理)
  • 113.11.29 【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雙語計畫目標策略及規劃調整諮詢會議
  • 113.12.10 【iJAS國際聯合認證】越南日本大學(VJU)認證小組委員視訊研習
  • 113.12.13 【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雙語計畫目標策略及規劃調整諮詢會議(領域型及普及提升學校)(線上辦理)

  

  

  

  

  

  • 114.01.13~14 日本公益財團法人大學基準協會(JUAA)前來拜會
  • 114.01.22 與國際工商管理課程評估基金會(FIBAA)進行線上交流研習
  • 114.03.05~07 【iJAS國際聯合認證】越南日本大學(VJU)認證實地訪視
  • 114.03.22、23 辦理交通部觀光署【114年度導遊人員及領隊人員評量測驗】筆試作業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強化學生專業實務能力與提升教學品質

吳淑芳1 王采芷2 蔡欣哲3

1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特聘教授暨校長

2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特聘教授暨教務長

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校務研究辦公室助理研究員

壹、前言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以「培育優質健康照護與管理專業人才」為教育目標,深耕護理及健康照護專業,聚焦於護理、健康科技、人類發展及智慧健康照護跨領域等專業領域,定位為「教學為主、研究為輔的實務型科技大學」,學生之專業技術及課程規劃品質與歐美國家齊平,在臺灣已為典範,並輸出國際協助友好國家進行醫療照護人才培育。健康照護是一項以專業能力為導向的實務學門,其專業能力必須透過認知之歷程,並經由實務操作以統整並建構護理專業知識、態度與技能。本校創立全臺灣第一個客觀結構式臨床能力評測訓練之創新教學模式,符合業界需求與國家政策發展方向,對接護理專業需求訓練,學生專業表現出類拔萃,且屢獲國際QS評比滿級五星佳績,顯示本校在健康照護人才培育、國際影響力貢獻獲國內外認可。

 

貳、學生專業能力提升

本校課程設計係以學生為核心,教師教學研究服務為輔,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跨域課程教學、雙語課程推動、程式設計加值、提升自主學習、進而達到全面實習與高考照率之目的。透過優化教學環境與提升實作課程品保、全國唯一連貫式課程設計,在學生專業技術實作能力提升課程部分,配合全面實習課程,開設率達100%,使學生在實習結束後具備專業人才之技達到縮短學用落差之目的。亦透過補助獎勵,減輕學生因專業證照報考費用所衍生之經濟壓力,鼓勵學生於在學期間考取國內專業證照。為加強學生邏輯思考能力,並結合本校特色,強化未來跨域就業競爭力,本校在程式設計推動上將初階程式設計課程訂定為通識必修課程;並推廣全人照護科技微學程,該學程包含基礎、核心、進階等三種課程,修畢後發放學程證書,提供學生程式設計能力加值另一選擇;亦透過各種程式設計課程內容搭配校內外各種比賽,鼓勵同學參與透過其專業領域設計實用app,並透過參賽得獎肯定自我。在推動提升英語能力部分,除實體課程外,亦搭配基礎英語文數位教材提供學生自學使用,透過數位教材讓提升英語能力課程更能適性學習,進行英語能力提升,提高學生學習動機,亦可讓老師更能有效利用課堂時間精進學生職場英語文能力。持續證明技專校院學生外語能力並無不足,且搭配本身專業技術,對本校學生之就業競爭力是達到加分之效果。

本校透過高教深耕計畫補助持續維持國家護理專業考照率90%以上、聽力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考取率分別為95.24%及95.65%,聽力治療師國考榜首與全國第三名均為本校學生,學生專業表現出類拔萃,其餘專業核心考照能力維持在90%以上高於全國平均值,並且每年引進超過180位業師進行協同教學,持續強化學生實作力。另透過開設多師共學之跨領域課程以及通過學生畢業須修畢跨域4學分辦法,確保每位學生於畢業前具備跨域之能力;透過專業與跨域能力之增強,維持畢業後一、三、五年就業率持續高於90%以上之優異水準,且於2024年遠見「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本校獲醫療機構最愛大學生全國第一。

參、教師教學能力提升

教師為學生學習提升成效之關鍵,為支持教師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多元方式評估學習、追蹤輔導及回饋教學,透過制度、社群、評鑑及追蹤輔導等措施,支持教師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在教師推動創新教學部分,從傳統授課方式,增加多師共時、開發各式創新教學教案與實務案,提高學生跨域能力與強化學生問題解決能力。除原本輔導外新增證照考試輔導及遠距教學類型課程的補助新增教學助理類型,本校舉辦不同教學助理研習活動,提升教學助理的課後輔導技巧。透過與時俱進更新不同輔導類型之課程與教學助理,確實有助於課業輔導品質的提升,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與課業輔導品質。在課程設計上除搭配業師外,亦聘任曾於國際技能競賽獲獎之選手或業界技術精湛之大師,共同引導學生學習。教師學術研究品質與能量推動方面,透過普遍與分級策略,激勵更多師生提升學術研究能量,同時配合相關計畫,增加補助範圍、辦理師生研究倫理知能講座等,以促進研究能量在數量及品質之提升。

另在教師創新教學課程透過進行期中質性教學評量填答及期末教學評量填答進行兩階段教師創新教學品質把關,未達標準之教師將追蹤輔導,透過追蹤輔導機制給予教師支持,透過相同領域之資深教師協助輔導,幫助評鑑未通過之教師成長。本校每年定期辦理多場教師創新教學研習會,參與創新教學研習之教師通過後即獲取教學發展組頒發之研習證明,並積極鼓勵教師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並於107年度獲得技職唯一受教育部邀請參與記者會發表之學校,透過嚴謹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審查通過者,代表教師具備專業且優秀之創新教學技能。

肆、結語

透過高教深耕計畫的挹注,本校112年度大學部護理師考照通過率為89.31% (全國45.73%)、111年度學士後護理師考照率達100%,為歷屆最高(全國18.17%),且榜首及榜眼皆為本校學生。助產師考照率自109年70.58%提升至85.71%(全國81.71),109年語言治療師考照率100%。本校建置畢業生流向追蹤機制,透過畢業生流向追蹤之客觀數據回饋至各系所,俾利系所規劃與調整課程之參考,期縮短學用落差。各系所以理論、實務並重培育專業人才,引導學生之職涯發展進路,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畢業後一、三、五年就業率達90%以上。透過校務研究全面支持高教深耕計畫之成果產出持續發展專業特色與實務能力,亦支持與重視提升學生跨領域學習整合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連結在地、引領產業、接軌國際,型塑本校教育品牌成為領航者,為國家儲備優質健康照護與管理專業人才,持續朝向「亞太地區護理健康照護標竿大學」之目標邁進。

【iJAS國際聯合認證】計畫首度在泰國啟動,成功完成首場大學認證

 

由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日本公益財團法人大學基準協會(Japan University Accreditation Association,JUAA)及泰國國家教育標準與品質評估局(Office for 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Quality Assessment,ONESQA)攜手推動的【iJAS(International Joint Accreditation Standards)國際聯合認證】計畫,正式於泰國那空是塔瑪拉皇家大學(Nakhon Si Thammarat Rajabhat University,NSTRU)完成首次認證,為本計畫在泰國的實施揭開序幕。

iJAS認證係透過「發展願景、目標與策略」、「內部品質保證機制」、「教學與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社會關係」及「校務治理」六大構面,全方位評估學校整體辦學品質與國際化接軌程度,以確保符合高等教育之國際標準,進而持續優化學校之教學活動與學生之學習成效。自2018年啟動以來,iJAS計畫已吸引台灣與日本的大學參與。今年本計畫首度與ONESQA合作,成為國際認證發展上的重要里程碑。

本次申請認證之NSTRU為泰國當地一所以地區發展為核心的高等教育機構,致力於結合地方特色需求與教育資源,培養具備實踐能力與社會責任的學生,在推動地區教育發展的同時,NSTRU亦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藉以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2024年7月9~12日,三方機構代表團前往NSTRU進行實地訪視,認證審查小組由來自台灣、日本及泰國的六位資深學者與專家組成,與學校管理階層、教職員及學生展開深入交流。透過面對面互動,審查小組肯定NSTRU的辦學成果,並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為其國際化發展奠定更穩固的基礎。訪視結果隨後經iJAS認證委員會核定通過,NSTRU正式成為泰國首間獲得iJAS認證的高等教育機構。

iJAS計畫在泰國的成功啟動,不僅深化了台、泰、日三方機構在高教品質保證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更彰顯出三方對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堅定承諾。此次合作為亞太地區的教育發展注入新活力,促進教育資源共享與優質辦學經驗交流,對提升區域內高等教育競爭力與國際聲譽具有深遠且積極的影響。

【TWAEA國際領航平台】https://ipp.twaea.org.tw

《IR文摘》係整理國際上已發表有關校務研究之文章,摘錄其重點供學校相關人員瞭解更深度的IR研究與應用,以完整建構校務研究的發想脈絡,進而激盪出更具體且持續深化之實踐內涵。

機構運作如何協助學術研究人員善用生成式AI

【摘要】

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簡稱AI)的革命性發展,為學術研究的推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然而AI的發展也在諸多層面挑戰著傳統學術研究模式。面對此一快速發展的技術,學術研究模式與學術機構往往由於慣性或機構規模龐大,缺乏足夠的變動靈活性,而在與AI俱進的腳步上產生脫節現象。

學術界對於新技術的學習進度,往往視個別研究者的主動學習來決定,而學校機構的全面大幅跟進,總顯得慢半拍。其所造成的結果,是許多研究人員的重複摸索學習,無形中浪費了寶貴人力,而新技術所帶來的研究設計、資料分析與研究倫理等方面的影響,多數研究人員充其量也僅略知一二。這樣的知識跟進不足,不僅存在生成式人工智慧,也可能於未來,出現在其他類似或更先進的顛覆性技術上。此一議題,值得高等教育體系加以正視,並為科技躍進所帶來的各種挑戰提前作好準備。

台評會另提供完整摘錄內容供【TIRC】成員學校參閱,有需要之成員學校可至計畫網站《會員專區》中之《下載中心》下載。